有些人將悲傷和康復的過程,視為穿越巨大迷宮的旅程;人們在穿過迷宮、邁向得醫治的過程時,會遇見下面七個常見的轉折處。而通過每一個階段、邁向痊癒最重要的關鍵,是體驗上帝在基督裡對你的愛,永遠不會離開你。
邁向醫治的七個轉折
1.你有失落的經驗。這是起始點。
2.接受你經歷了失落。這意味著不否認它,不再假裝沒有傷痛,或者忽視它的嚴重性。
3.願意和準備走康復的道路。何時痊癒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情,無需與他人比較。
4.傷痛沒有快速的解決方法,也沒有可讓人避免痛苦的途徑。我們必須面對痛苦並經歷它。
5.表達傷痛而不是壓抑自己。這意味著找到一個支持系統,真的願意分享我們感受的朋友。這並不是那麼容易,支持團體是一個選項。很多時候,家人和朋友好意地想透過為我們找到捷徑來快速解決這個問題,但事實上走過悲傷沒有捷徑。
6.重新評估自己和現況。這似乎會延遲我們前進的腳步,但它是治癒的必要步驟。在悲傷的早期,感覺就像我們永遠無法活著走到迷宮的盡頭。
但是隨後在路上的某個地方,我們發現自己第一次笑逐顏開,可是隨即又感到內疚。之後,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想都沒想就開懷大笑,或者一整天不曾想到痛苦──那是因為我們進入痊癒的最後階段,已經逐漸走到迷宮的盡頭了。
7.學習重新定義自我。這最後一步需要找到重新投資我們的情感能量的方法,而不是讓我們所有的能量都停留在重新體驗失落上。這會隨著時間慢慢發生。我們期待能做到,但也可能需要重新適應。
要從失落中恢復過來,沒有一路通到底的路線。事實上,在這座悲傷的迷宮裡有多種路線,也有死角和盲點,有一些彎道導致我們改變方向,感到迷茫和困惑;一些隱藏的彎路可能會讓我們感到震驚、否定和懷疑;其他可能會將我們引向憤怒、沮喪和絕望的路徑。
這些危險的彎路會讓我們變得孤僻和痛苦,甚至是毀滅性的。如果我們無法找到迴轉道與重新連接主幹道的方法,那麼這條彎路就代表了「複雜性悲傷」──可能需要特別注意。
記得自己是上帝的孩子,神仍然在引導和保護你,這會帶來最大的幫助。當你在努力康復時,祂的話語和聖餐會給你力量。即使在你經歷失落的痛苦和痊癒的掙扎之時,主也與你同在。
在理想情況下,這段迷宮的旅途會深化你的信仰,你也會更多了解自己。離開迷宮時,你會重新定義自我,為邁向未來做好準備。
邁向康復的幾項實用建議
◆認真看待微小失落
花時間表達你對即將搬遷的朋友的關心;或者容許經歷失落的自己,因為居住空間太小或太大,不再符合我們所需而必須搬家感到悲傷。這麼做我們給自己一個機會,為未來生活中的重大失落預先進行「排練」。
◆以對個人深具意義的方式將失落儀式化
找到有創意的方式來紀念失落——一種適合你的方式。
◆花時間去感受
建立一段不被打擾的獨處時間。安靜地寫下自己個人的經歷和觀察,會有助於釋放和理解情緒。
◆允許自己改變
失去重要的親朋好友會讓我們產生改變,請擁抱這些變化,並尋找潛在的成長機會。雖然這種成長是苦樂參半的。
◆維持日常作息
規律日常作息,對於緩解壓力十分重要。請試著每晚睡足六到八個小時。在睡不著的日子,至少躺臥休息一下。請嘗試盡量做到一日三餐;在沒有食慾的日子裡,至少試著吃點東西。
◆運動
喪偶的男性出現睡眠障礙與罹患憂鬱症的比例不低。運動有助於預防憂鬱症,並且讓憂鬱的大腦獲得重啟的機會。
◆重新與上帝賦予的恩賜連結
透過與音樂、藝術、詩歌,或其他上帝給你的天賦重新連結,將有助於使絕望的烏雲消散。
◆釋放憤怒
發洩憤怒可以是建設性,也可以是破壞性的。當然,丟枕頭比揮拳要好得多。你可以寫一封憤怒信,然後放在抽屜裡,這比對別人說出會引起痛苦、甚至讓自己後悔的苛刻話語,要好得多。
禱告時告訴上帝,你將滿腔的憤怒交在上帝的手中。抱著對上帝的信心,因著神在基督裡對你的愛,你願意將心中的憤怒和不平讓神掌管,相信主為你伸冤,也帶來寬恕。
◆避免化學物質
不要試圖用藥物或酒精來掩蓋痛苦。盡量避免攝取咖啡因、尼古丁及糖等刺激物,這些會增加顫抖的感覺。一般而言,悲傷的人不需要使用藥物,如果需要,也是為了緩解特定的症狀。
悲傷無藥可治。「自我藥療」有可能非常危險。在服用任何非處方藥來緩解壓力之前,最好先諮詢醫生,有時候醫生也會鼓勵使用藥物。如果是這樣的情況,請仔細遵循醫囑,若發現症狀若有任何變化,請務必告知醫師。
◆對自己溫柔
深呼吸、緩步而行、看日落、出去吃晚餐、坐下來凝視牆壁……若這就是你此刻用盡力量能做的事情,那也無妨。痊癒需要精力和時間,我們必須抵制想達到他人認為「你應該如何」的誘惑。總而言之,此刻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學會對自己溫柔。
◆運用信仰資源
上帝提供了各式各樣的資源來幫助我們度過悲傷的時光。這些資源包括禱告、牧師和會眾的支持、聆聽傳講的福音、領受聖餐、閱讀上帝的話語,以及閱讀悲傷輔導相關議題的屬靈書籍,在這些資源中感受到神醫治的香膏。
(本文刊於基督教論壇報/4581期2023/10/18-20)
這篇內容讓您覺得?
Copyright © Jane Hsu
All rights reserved.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secured. Used with author’s permissi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