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在母親去世時所經歷的痛苦,讓我以為沒有什麼事會比這更難過的了,誰會想到,離婚的痛苦也是這麼難熬,甚至更糟?我彷彿和生活脫節了。一分鐘前,我在想所有出錯的事情以及我的人生有多糟糕;下一分鐘,我夢想著若我們可以重新開始,那該有多好。除了作為一個母親,我一直沒有意識到 『太太』這個身分對我有多重要。
現在已經幾個月了,我仍然無法集中精力做任何事情。一分鐘前我很生氣,大聲咆哮,有時甚至對上帝大喊大叫。下一分鐘我哭了。我很累但是睡不著;我餓了卻吃不下東西。
我擔心孩子們。
我想知道,我是否會遇到其他人。這很瘋狂,不是嗎?是我要離婚的,我應該要高興的;但我真的感覺很糟糕。告訴我,我瘋了嗎?」
不,這位女士並不沒有「瘋」。她經歷的正是悲傷。悲傷以多種面貌表現出來。這位女士的痛苦不只是離婚,而是離婚造成的所有次級失落:身分的改變、安全感、孩子的幸福,她感覺日子會像這樣永遠持續下去。
「瘋了」的感覺,可能是因為她覺得自己的現況,與她以為自己在悲傷中「應該」如何的預期不符。關於悲傷「應該」如何,我們必須謹慎。悲傷沒有規則,不是每個人都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應。
當我們悲傷時,常會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。我們沒有認識到失落會影響我們的:1.情緒;2.身體感知;3.思維模式;4.行為,包括社會行為;5.靈性。以下一一述明:
一、情緒變化
悲傷可能帶來包括震驚、麻木、難以置信的感覺,甚至似乎永遠流不盡的眼淚。很多人說,生活呈現出一種虛幻的性質,幾乎就像一團迷霧降臨。憤怒、易怒和無助感常常伴隨著悲傷與沮喪出現。
情緒波動很常見。你可能會感到焦慮、恐懼、孤單、脆弱——甚至是瘋狂。有時,甚至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,然後為感到解脫而內疚。所有的情緒都會以更高的強度出現。
許多人感覺各種情緒糾結、亂成一團,說不出是哪些感受,也有的人感到被情緒卡住。
二、身體感知
我們都可以與這些症狀連結起來,即使我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它們。悲傷的症狀是我們身體生存本能的一部分,亦稱「戰鬥或逃跑」。當我們感受到壓力時,神經系統會自動產生腎上腺素,當人體內釋放這種化學物質和其他化學物質時,會導致人呼吸困難並經常嘆氣。其他感覺包括胸悶、心率加速、心悸、雙手濕冷、口乾舌燥和頭痛。
隨著悲傷壓力的持續,我們的身體會試圖通過釋放更多的化學物質來適應。這些化學物質的釋放有助於解釋血壓升高、呼吸短促、頭暈、食慾變化、噁心和感到焦慮或刺激。其他症狀,包括疲勞、精力不足和缺乏動力,也可能是基於生化作用。免疫系統也會發生變化,使得人更容易受到感染或疾病的影響。
這些症狀都是基於身體試圖對痛苦的景況做出反應和回應的事實。我們可以做一些事情或嘗試幫助我們的身體,但嘗試停止反應的話,就像一邊吃三明治並一邊告訴你的胃不要消化它一樣徒勞。
三、思維模式障礙
在悲傷的旅程中,無法集中注意力是可預期的——發現自己健忘時,不要感到意外。我們可能正在執行一項任務,卻不知道如何結束它;我們可能會開口想說什麼,但開了頭卻不知道下一句要接什麼。時間感離我們越來越遠,感覺上是昨天的事情,可能實際上是一週前發生的。
很多人甚至談論聽到離世的人說話的聲音,或是走進房間聞到他們身上的香水味。其他人可能會等待電話響起,忘記了對方已經不會打電話來。常常會全神貫注於所失去的,有時甚至會想自我毀滅,以便與所愛的人在一起。
四、行為改變
這些變化可以涵蓋全方位的極端。有些人睡不著;其他人成天昏睡。有些人會舊地重遊、擁抱回憶;其他人則是遠遠避開它們。
有些人可能需要陪伴;有些人需要獨處。 有些人想被緊緊擁抱;有些人對觸碰變得非常敏感。有些人想把他們生活的照片、紀念品等所有寶藏收集起來;有些人選擇關上過去的那扇門、拿走照片、扔掉全部所有物。
這裡沒有所謂的「對」和「錯」。這些都是個人選擇,不該是善意的朋友或照顧者強加給我們的選擇。
許多失去親人或密友的人還指出,周遭人的行為也在發生變化。人們不知道該說什麼。 他們想幫忙,但不知道怎麼做。他們可能會在試著提供幫助時流於過度控制。他們往往會因為自己的無助感而退縮。或者,他們可能會對你的行為感到不耐煩,只因為覺得你悲傷得「已經夠久了」。
五、靈性的改變
在感到失落的時候,信仰可以成為極大安慰的來源。許多人堅稱他們感受到所信之神與他們同在,且會在這個困難時期照顧他們。以前不常表達信仰的人可能會發現,祈禱、讀經、敬拜或談論他們的信仰,為他們此時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特別的安慰。
然而,不少人在悲傷的同時感到困惑。有些人在神面前感到內疚,這些感覺使他們無法體驗神和祂話語的充分安慰。他們心想:「如果我那天做了什麼,事情是不是就會不一樣?」「我為什麼要這樣做?」「我為什麼要故意說傷人的話?」「神怎麼可能原諒我?」「我所愛的人怎麼可能原諒我?」
如果你有這種感覺,和你的牧師談談。你可以在聖經關於寬恕的應許中找到安慰。尤其令人欣慰的是約翰壹書一章7節至二章2節。
這段經文告訴我們,耶穌為我們和世人的罪作了挽回祭。羅馬書八章1節和38-39節,在基督裡完全寬恕的承諾,以及慈愛的上帝永遠與我們同在的應許,對你也會很有幫助。
其他悲傷的人可能會發現自己因親人去世而對上帝生氣。「上帝怎麼能讓這事發生?這不公平。」在這種時候,在禱告中將憤怒和抱怨直接向上帝發洩可能會有所幫助。事實上,詩篇為我們遭逢不同情況可能產生的各種情緒,提供了美妙的祈禱範例。上帝可以處理我們的憤怒,並透過祂的話,祂應許會回答我們的祈禱並為我們帶來亟需的安慰。
為什麼我的悲傷和你的不同?
雖然我們從情緒到靈性的一切都會受悲傷影響,但還有許多其他因素有助於解釋我們對悲傷的反應。而且,它們可以幫助我們理解,為什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悲傷。
失落的類型(無預警突然失業、有心理準備親人即將離世)——以及它是如何發生的——會影響我們對失落的反應。我們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教導,我們經歷過失落的次數多寡,還有我們的年齡、所擁有的家庭支持、生活中的其他壓力;我們的宗教、文化和哲學信仰;我們的個性甚至是性別,也會影響我們對失落的反應。
關鍵是悲傷的反應因人而異,因情況而異。如果我們正在經歷的,與其他人正在經歷的不同,那麼沒有人是錯的。丈夫和妻子可能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達他們對孩子死亡的悲痛。父母離異後,兄弟姊妹可能會以非常不同的方式體驗生活,差距之大,可能會讓人以為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。
悲傷沒有規則,也沒有什麼是絕對的。正如每個人都是自己獨一無二的人一般,我們的悲傷也是我們自己獨一無二的。沒有更好,也不會更糟, 就只是我們的獨有的感受。
(本文刊於基督教論壇報/4575期2023/9/27-29)
這篇內容讓您覺得?
Copyright ©Jane Hsu
All rights reserved.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secured. Used with author’s permissi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