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的前提是有所不知,至於世間的兒女私情,愛與無知等量;人愈有所知,就愈愛不下去了。
真愛的本質是赦免,僅管發現了愛的對象是如此的殘缺不全,還是願意繼續愛下去,愛到一生一世不離不棄,這才是愛的真諦。
「因誤會而結合,因了解而分離,」這是一個嚴謹的邏輯;誤會是有所不知,了解是有所知。愛的旅程是不停的自我暴露,素顏再也無法遮掩,愛的結局是赤身裸體的羞恥。
世上的愛向來都需要無花果樹的葉子遮羞,這是始祖起初犯罪的結果;原始的愛不用著裝,更沒有濃妝艷抹的必要;人化妝為了遮蓋,真愛不用躲躲藏藏,「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,並不羞恥。」
無知是愛的起始,有知是愛的考驗;真愛天長地久,了解而不分離。有知之後的愛是忍耐,愛的包容是接受對方的不完全。
至愛如親,親情至終是愛情的走向;從有條件到無條件,有所求到無所求,以致人妻如母,人夫如父。親情與神情不過是一牆之隔,愛是不斷地超越,有朝一日進入神愛的境界,才會有天長地久的可能性。
俗稱,「犯錯是人性,赦免是神性,」神就是愛,愛是不斷地原諒。不是嗎?愛的原諒不僅是七次,而是七十個七次,這是赦免的無計其數。
全愛的考驗是全知,這兩個神的屬性要相互平衡,全知要有全愛作後盾,才有可能永遠地愛下去。這種愛,也在主耶穌的身上表現出來:「因他知道人心裡所存的,」主深知人心隱藏的污穢,以及內在不良的動機,是那麼千瘡百孔的不完全。至於那些使徒號稱的愛主,也各有各的目的:有人為了成名,有人為要奪利,當中有一位還要出賣主耶穌,這些難以告人的隱情主都知曉,有知猶愛,全知全愛,這是何等的困難呀!
「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?」這個問題根本就不用問,主耶穌老早就知道了。我們口口聲聲說愛主,其實是愛「這些」東西,這些餅、這些一百五十三條魚、這些地上有形的福氣。有朝一日,「這些」一旦沒有了,結果肯定是:「從此,他門徒中多有退去的,不再和他同行。」
無知的愛用來束腰,不過是肉身的事,慾望如潮的起落;有知的愛是「伸出手來,」愛的結局是「帶你到不願意的地方。」殊不知,「我願意」的誓言是願意到人不願意去的所在。據說,在那個不願意的地方,彼得為主被倒釘十字架上。
人生是個愛的旅途,經過高山與低谷,笑顏含著淚光,愛到喜極而泣;愛是從無知到有知、從有目的到無目的、從收取到給予,愛是不斷地捨己,盡此一生,睜開雙眼地愛下去,愛是背著十字架的歷程。
「你們要彼此相愛,像我愛你們一樣。」信主的本意是愛的學習,目標是「像我愛你們一樣,」這種愛,以永恆的時間都學不完整。
至少,這是一個開始。
Copyright © 許萬常
All rights reserved.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secured. Used with author’s permission.
歡迎加入我們的官方 LINE 帳號 @255vux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