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做了一個夢,夢裡老家的電話沒人接,我緊接著撥打兄弟與鄰居的電話,一個個問他們有沒有看到我爸媽,可是沒人知道他們去了哪裡,夢裡的我四處尋找,焦急萬分。
父母相繼去逝後,類似的夢出現了幾次,有時是找不到老爸,有時是老媽不見了,而這次更慘,兩個都失蹤了。這讓我想起我的老師賴諾曼(Dr. H. Norman Wright)在《再見愛》(Experiencing Grief)第一章「悲傷的面孔」(Chapter 1 The faces of Grief)開頭的一段話:
整個世界有各種面孔,有些我們熟悉、有些並不熟悉。許多面孔長久以來陪伴我們,那是我們最親近的人的面容:朋友、父母、祖父母、配偶或孩子。但有一天,一張面孔不見了,再也看不到了,有個位置空了出來,但沒多久,另一張新的面孔緩緩浮現,填滿了這個空位。這張新面孔看起來既不熟悉也不友善,它的名字叫悲傷。
尋找爸媽這樣的夢境通常出現在全家團聚的重大節日前。這點回應了《再見愛》與《淚湯:失去摯愛的療傷食譜》(Tear Soup: A Recipe for Healing After Loss))的提醒:請注意特殊節日(如生日、忌日、父親節、母親節、兒童節)與家族團聚的重大節日(如中秋節、端午節、感恩節、聖誕節、新年)的到來。請事先安排,避免獨自一人,因為這些日子失去摯愛者與摯愛過往相處的點點滴滴會紛至沓來,有時回憶如浪潮一波波湧來幾乎要將人淹沒。
一般而言,失去配偶是最痛的,再來是喪子,接著是喪親。對未婚的單身姐妹來說,喪親的痛不亞於已婚者的喪偶之痛,因為他們投注在陪伴與照顧父母上的心力與時間非常可觀。
父母離世後,家裡的團圓飯都提早,去年我一如過往給自己安排除夕當晚的去處,不料本來邀請我一起圍爐的一對夫妻因先生有狀況而臨時取消。簡單的下了幾個水餃後,開始著手打掃房子,想讓自己在忙碌中度過除夕,然而過去在老家過年與父母互動的畫面一幕幕浮現腦海,幾乎讓人措手不及。只得趕緊打開電腦藉著投入工作轉移注意力方才捱過去。
農曆年即將來臨,除夕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全家團圓的日子,卻也是失去父母的單身姐妹最痛苦難捱的日子。在忙著採買年貨準備年菜的同時,請關心一下週遭父母不在的單身姐妹,問一下他們除夕有家人邀約嗎?若無,邀請他們去你家一起圍爐吧!
感恩事項:
1. 基督徒廣播主持人胡效華以邀請許真談《不再憂鬱》的節目帶參加教育電台競爭最激烈的午夜新節目徵選,層層評比中一路勝出,最終贏得該節目製作合約,據悉參賽的13位都為經驗豐富的主持人。
2. 榮獲多座金鐘獎的廣播界名主持人施賢琴讀完整本《不再憂鬱》非常喜歡,特意將許真擔任特別來賓的訪談安排於春節播出,並在節目中強調預防勝於治療,鼓勵聽眾朋友買一本送給自己,新的一年給自己一個均衡安適的生活。
3. 許真獲邀1/9至高雄真道教會講道並介紹「走出悲傷」課程。
代禱事項:
1. 求主使用《再見愛》、《淚湯》、《我往哪裡去》安慰失去摯愛與失婚的朋友。
2. 求主使用《不再憂鬱》與其配搭的操作手冊,幫助憂鬱與焦慮的朋友邁向終生安適健康的旅程。
3. 求主使用《我的我的人生,我作主》與配搭的操作手冊,幫助華人走出在原生家庭不當對待所造成的傷害和過去的創傷。
4. 求主使用《男性限定》與《女性限定》以及《醫治婚姻中的傷痛》,祝福華人的婚姻並渴慕認識上帝。
這篇內容讓您覺得?
Copyright © Jane Hsu.
All rights reserved.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secured. Used with author’s permissi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