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上Javascript為處理區塊圓角與頁面移動至最上層,皆不影響網站之閱讀。
:::
   
[忘記密碼?]
還沒申請帳號嗎?立即註冊!
:::

上帝與我 - 心情故事

字體調整:

  1. 一般
  2. 較大
  3.  大 
  4. 很大

分享到:

  1. Facebook圖示
  2. Plurk圖示
  3. Twitter圖示

我是我自己的愛人,兩者之間整天吵吵鬧鬧,聚不起離不去,愛恨交織,這一輩子,不過是一個愛人的爭吵。

我好歹就只有這麼一個我,愛的連體永遠割捨不了;這種結合一生都離不開,一旦離開,這個我就不存在了。人活著,唯一的選擇是這兩者之間不斷地謀合。

愛是追求理解,這輩子,我們最想解答的疑問是這個:「為什麼我是我?」

「為什麼我是我?」這個我是果,為什麼是因,形成這個我有先天與後天的因素,兩者皆非人力所能左右的;我們的掙扎從來都是藉著結果找原因,這麼抽絲剝繭地尋覓,有些或可找著,但是大多數找不到。

譬如說:幸災樂禍這種大罪,這種普世性的 schadenreude,見人遭禍非但沒有側隠之心,反倒心生莫名的快感。這種心理變態是天生,或者是養成?天生是原罪所造成,養成是受環境所逼,這兩者,人本身到底要擔負多少責任?

這種要命的心態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離,導致彼此無法亙相信任,我們無膽把個人的軟弱與失敗公諸於世,恐怕別人以我們的不幸為樂。因為我們習慣以己之心度人之腹,自己對人這麼想,別人對待我們大致也是一樣。

「你們要彼此認罪,」《雅各書》説。然而我們還是很不安,罪一旦公開地認了,恐怕會成為別人的閒話,一傳十十傳百的八卦,讓人愈聊愈起勁,自身的跌倒無形中成了別人的墊腳石,一個自以為義的原因。

這種扭曲的心態,這種嚴重的缺乏愛心,曾經使我懷疑本身是否真正重生得救,並且造成了心中長久以來的自憂自恨,完全無法接受自己。因此,我一直都在尋找其中的緣由:或是因為從小弱勢,一直都在受欺,這很可能是本身對人的報復;這種負面的心態是強烈的自卑感形成,一種心理不健康的表現。不是嗎?唯有十分接受自我的人才能完全接受別人,才能真心實情地「與喜樂的人同樂,與哀哭的人同哭。」

倘若這種幸災樂禍的心態是原罪造成的結果,那也就認了;這是人天生的軟弱,只能學著與其和平共存,並且試著不以它來作為我個人的定義。我們活著,首要把得救的真理落實在自己身上,在日常生活中,不斷地鍛練「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。」

是的,我們活著不再是活出自己,而是活出基督;我們活出基督有多少,自我接受的程度就會有多少。

「因他使我們和睦,」這個和睦的關係包括自己跟自己,我們與神和好就能與己和好,人愈愛神就愈愛自己。從今爾後,「我活著就是基督,」這種活是順服主的意志主導,至於自身肉體的感覺都是可忽略的,這些惡者用來控告人的把抦,沒有必要拿它來折磨自己。

這個愛人的爭吵,總是要和解的。






 

這篇內容讓您覺得?

,目前已有191人投票

Copyright © 許萬常
All rights reserved.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secured. Used with author’s permission.

歡迎加入我們的官方 LINE 帳號 @255vuxnt